【博斯の生活實驗室】Code:Viviane - 在一切開始前,我們來淺談仙女蝦

 

↑仙女蝦外觀。
(由大叔的朋友於第四次實驗中期所協助拍攝)


  大家好,相信大家認識大叔都是從甲蟲飼育這個部分開始。然而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東西和甲蟲無關,是屬於水生動物的部分,也是大叔最近的新挑戰。

  不知道大家在逛格子趣這類商寄物商店的時候,有沒有印象曾經於店內看過一種品名為「幸運蝦」的東西,有時候店內還會有一小缸活體做展示。那是一種倒著仰泳、外觀像羽毛般的小生物,一副療癒系辦公桌上小寵物,看似簡單好養的東西,最適合拿來養在辦公室拿來把OL的話題生物。然後現場就這樣向下圖賣一包一包的配件,或者乾脆就用玻璃罐裝一個Set這樣賣。

↑像這樣散包裝賣。左至右蝦卵、採卵白底砂、裝飾用彩石、藻粉、滴管。
(圖片取自幸運蝦臉書粉絲專頁。)

↑這是整個Set,有分大份和小份,差異在卵的數量、藻粉多寡、玻璃瓶的大小。而Set內會還多一份簡易的飼育說明書。
(圖片取自幸運蝦臉書粉絲專頁。)


  很多人看到這個一定會注意到一旁的說明中提及這東西的卵在乾燥狀態之下只要泡到水就會孵化。就算當下自己不買來在辦公室製造話題泡OL好了,也會稍微好奇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然後可能就會去查一下資料。

  用關鍵字「幸運蝦」一查下去不得了,網路上大多出現的飼育文章大多都以失敗作為收場,真正能養出一大堆在那邊游來游去的根本少之又少,甚至那些一大堆在游的飼育文章都標註這些東西為「仙女蝦」。

  大叔這邊就來稍微和各位說一下這東西到底是什麼(雖然你們自己查也是可以查到相關資料啦......)。

  所謂的「幸運蝦」就是「仙女蝦」,這也是大家比較常稱呼牠們名字,因為在英文裡的俗稱大多會稱這類生物為Fairy Shrimp,所以台灣大多的專賣公司還是會以「仙女蝦」這種最直觀的直譯為商品名稱,有稱牠們叫「幸運蝦」的商家目前就只有在格子趣寄售的這家有看到,其他更加正式、商品規模更齊全的商家如「恐龍蝦世界」、「蝦樂樂」都稱呼牠們為仙女蝦,但畢竟是俗名,所以其實愛怎麼叫都可以,開心就好。以我們這些接觸生物的觀察者來說,生物物種的正式名稱當然還是認拉丁文學名。

  這種東西在生物界的劃分為「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腮足綱(Branchiopoda)→無甲目(Anostraca)」,仙女蝦則是無甲目之下的「釵額蟲科(Thamnocephalidae)→枝額蟲屬(Branchinella)」所以既然同被分在節肢動物門裡,又水生,被說是蝦好像也說得過去,但事實上和蝦子於生物學上的正式定義分類上又不同,所以其實本質不是蝦,這種概念就好像蜘蛛、蜈蚣是蟲,但不是昆蟲那樣。而牠們同時可以算是活化石了,最早演化出來的時間可追溯至4億4000萬~4億8000萬年前的奧陶紀,加上牠們這眼睛分得開開的呆萌樣,如果透過顯微鏡放大,大家可能會聯想到一隻寶可夢。

↑對,都說是古生物了,不是太古羽蟲是什麼。
有些仙女蝦不屬於釵額蟲科(Thamnocephalidae),而是屬於 Streptocephalidae科的Streptocephalus屬,那外觀上就更像了。太古羽蟲的設定其實源自於奧陶紀的古生物「奇蝦」,而Streptocephalus屬的仙女蝦則有許多種像奇蝦那般在前端有著兩個捲曲多節的足肢(?),對這部分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自行查找奇蝦或是相關的圖片。


  而格子趣所販售的這種仙女蝦便是泰國紅尾仙女蝦(Branchinella thailandensis),顧名思義就是成體的尾部會是紅色的,種小名則就是泰國的意思。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仙女蝦,基本上你在市面上買的沒有特別標註名稱,只註明「仙女蝦」的卵都是來自這種仙女蝦,是仙女蝦當中的基礎款,也是最被商品化大量培育的物種。但這種卵的孵化率和幼體的存活率狀況也會因為商品化的方向而有所差異,例如專門給人生物觀察和養殖的仙女蝦則是出自專門的培育實驗室,對於物種的換血或者是健康狀況都較為講究,應該會避免高度累代造成孵化率下降或是不易養大的問題。而如果只是當作淡水水族的飼餌而繁殖,則是只為了取得卵和孵化到無節幼體的階段就要給魚吃的程度而已,通常就會以能大量取得卵為主要考量,卵的孵化率通常會比較低,孵出來的幼體折損率也會很高。如果你們用「Branchinella thailandensis」或是「Fairy Shrimp Eggs」等關鍵字搜尋,應該有可能會看到下面的這種產品。
↑Ready To Hatch!(已準備孵化!)
但不是Hatch來給你觀賞的啦!
這是盒裝,但也是有一大罐一大罐的。

  所以常常一些網路上沒有專門品牌的賣家在賣仙女蝦卵讓你當寵物,基本上有很大的機率都是那些賣家直接買這個一大包來分裝賣你,一個膠囊甚至一管幾粒卵就賣你一兩百。存活率和孵化率就是看人品。大叔其實是有點懷疑格子趣裡面賣的大概是這個來分裝的啦......。

  而常在玩水族的朋友則會想說:「阿這不就是號稱海猴的豐年蝦?」

  其實不是喔,仙女蝦雖然也被稱為「淡水型豐年蝦」,且在生物的物種分類上和仙女蝦同樣被畫分在「腮足綱(Branchiopoda)→無甲目(Anostraca)」,不過是屬於「鹵蟲科(Artemiidae)→鹵蟲屬(Artemia)」,是海中生物。所以差異都差到「科」這一層上面去了,其實是差滿遠的,用放大鏡看成體是真的差滿多的。玩水族有在孵豐年蝦當幼魚食餌的朋友就會知道豐年蝦孵的時候必須加點鹽,不論濃淡,否則基本上用純淡水是孵不太出來的,而買到不用加鹽的就是仙女蝦了。再者豐年蝦還分為卵生和卵胎生,在環境極差的時候會生下保久卵等環境適宜再孵化,而環境優渥的時候則是拖著卵囊飄來飄去直到無節幼體孵化,所以卵是不一定需要過乾旱這關就能孵化的,仙女蝦的卵則是必須要過至少一次乾旱才能孵化,這都和兩者的生存環境有關。

↑這個是豐年蝦,通常是正著游。
放大來看莫名有點噁心,但也可以看出和仙女蝦的外觀差異極大。

  仙女蝦這類生物的特性是生存在臨時性的池塘中,也就是在平時水量不充沛時會是一片乾旱低窪地或是地勢低窪的草原,要連續大量降雨後水才會積起來形成池塘,許多較淺的火口湖都符合這個特徵。而這些生物的卵在水塘積水之後會快速孵化,以濾食的方式攝取漂浮在水中的單細胞藻類或是輪蟲等微生物或有機物,並且大多會於一個月左右完成交配、產卵,在水塘又乾枯之前完成傳宗接代的循環。牠們的卵在接下來的乾燥後會進入休眠,直到下次雨水再次讓小水塘重現後孵化。這些卵非常能忍受異常氣候,根據所查到的資料,即使讓卵在±90℃的環境下保存,只要又回到適合孵化的環境泡水,一樣可以孵化,並且有實驗室將卵乾燥超過20年依然可以孵化的紀錄,但這麼威猛的抗性也就只有卵而已,當無節幼體孵化之後就極其脆弱,這點在大叔日後的飼育實驗中可得證,所以很多網路文章說什麼蝦子煮不死還什麼鬼東西的,要注意那是講卵,許多文章轉貼來貼去已經讓內容從原本的真實敘述變成都市傳說鬼故事了。

↑上圖為仙女蝦常見的公母外型差異,為公母異體,必須交配繁殖。
母蝦的頭部沒有突起物,成熟之後會產生卵囊。
而公蟲則是有著一對突起物,這大概就是該署名原意中被翻作「枝額」的由來。



↑仙女蝦的生命循環:卵、無節幼體、亞成體、成體。


  而許多文章中也提及這種生物孵化後一到二個星期就能成長到可以交配繁殖......講實在話,這些人肯定沒自己養過,大叔在打這篇文的現在正實驗到第四次育成,有少數快到接近成體的狀態,這批從幼體孵化到現在已經滿一個月了,根本還沒長到完全成熟的體態,雖然冬季的成長速度比較慢,但聽那些沒查證的網路文章在唬爛。

  然後各位不要以為仙女蝦這種東西都小小的,成體就2-3公分這樣。其實有的仙女蝦種類體長是可以長到一個成年人巴掌長度那麼長的巨無霸,但那樣看起來不太療育就是了。

  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寵物仙女蝦大概有三種:
  1. 泰國紅尾仙女蝦(Branchinella thailandensis)。成體尺寸約為2-3公分。
  2. 扇尾仙女蝦(Thamnocephalus platyurus)。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暫時性水塘,算是中型的仙女蝦,成體尺寸為3-5公分。其特色是尾巴和一般仙女蝦細長的尾不同,是兩片橘紅色的團扇型。
  3. 希亞門西施仙女蝦(Streptocephaus siamensis)。體型比較嬌小,成體聽說在1-2公分內,據說會有群游的習性。
  以上三種仙女蝦的外型大家可以自行搜尋一下,大叔因為手上暫時沒有自己拍的無版權照片就不額外引用了。這三種仙女蝦剛好都不同屬,甚至有跨到不同「科」這層上了,彼此之間沒有重疊,算是非常巧合......阿不是,講到這邊才想到,那這樣豐年蝦也是跨科的類似生物......算了。而雖然這幾者彼此之間關係差很遠,不過外觀......阿看起來感覺都仙女蝦樣,一副差不多的樣子,怎麼會不同屬?

  我想這就像是和沒有養鍬形蟲的人說:「左上的是巨顎叉角鍬形蟲(Hexarthrius mandibularis),是叉角屬(Hexarthrius)。右上的那個是台灣深山鍬形蟲(Lucanus formosanus),是深山屬(Lucanus)。中間下面那個是雲頂大鹿角鍬形蟲(Rhaetulus didieri),是鹿角屬(Rhaetulus)。三隻都被劃分在不同的屬之下喔!」的情況相同。

  對方:「??????......蝦洨?認真是不同屬嗎?」


  在沒有研究該領域時,看起來差不多的東西都會感覺一樣。況且上面的舉例,鍬形蟲還全部都算在「鍬形蟲科(Lucanidae)」裡面。

  那台灣原生有沒有這種東西呢?

  還真的有。在台灣的陽明山向天池、金門金寧鄉、小蘭嶼等地方都有著仙女蝦的紀錄。台灣向天池的仙女蝦由於生長在向天池,所以又稱作「向天蝦」或專門一點叫「鵠沼枝額蟲」,學名用二名法是Branchinella kugenumaensis,和泰國紅尾仙女蝦是同一屬。但這邊的仙女蝦是1895年的時候由日本學者石川千代松做初次描述的,種小名kugenumaensis則是指該生物來源模式的鵠沼村,但這邊大叔就不清楚台灣向天池和日本畢竟地理相隔遙遠,那這邊的二名法代表的是否和日本鵠沼村的物種為同一物種嗎?還是日本鵠沼村的Branchinella kugenumaensis是原名亞種,而台灣向天池的向天蝦則為「石川氏亞種」嗎?這點大叔就查不到更詳細的記述了。

  向天池就像是大叔於文章稍早提過的,它就是一個淺小的火口湖,在向天山上。於一般時日是一片四面環山環樹林的低窪小草原,在連續大雨之後就會積水成天池。這時無數的向天蝦就會孵化在水中優游,這是相當知名的觀賞奇景。向天蝦相較於泰國宏偉仙女蝦,整體是偏鮮綠色為主,由於大叔手邊沒有自己拍的照片,也不方便隨意引用不明攝影者的照片,還請各位自行搜尋圖片。

  小蘭嶼部分的仙女蝦就奇了,是另外一個物種,且並非屬於Branchinella,而是Streptocephalus。經過比對DNA之後,發現該物種竟然和澳洲昆士蘭的Streptocephalus queenslandicus為相似物種。對,就是那個奇妙的昆士蘭,有著目前一屬只剩一種的彩虹鍬形蟲、世界上少數會孤雌繁殖的鍬形蟲、挖出最大翼龍化石、各種莫名其妙稀奇古怪生物的那個昆士蘭。學者的說法是可能許久以前候鳥遷徙時,曾經從那把砂土帶到了小蘭嶼上,然後這東西就在小蘭嶼的適當環境中開始繁衍出族群。不知道現在產生族群分化成一個亞種或是生殖隔離了沒有。

  金門金寧鄉的仙女蝦就沒什麼資料了,無法證實和其他兩個地方的仙女蝦為不同物種。老實說身為台灣人,真的滿希望把這三個地方的仙女蝦湊齊養看看。

  而實不相瞞,大叔還真的曾經拜訪過向天池取過向天池的底砂來泡,但第一次泡的時候泡出一堆蚌蝦(那是另外一種生態類似的生物),向天蝦則並不順利,可能曾經出現過無節幼體但沒有順利成長,可見事情沒那麼簡單。蚌蝦倒是長得滿好的,感覺很好養,八九成是真湖蚌蝦,其實一把底砂裡面最多的是這種東西的卵。

↑用顯微鏡看大叔養出來的蚌蝦。


  大叔從很早就開始有注意仙女蝦這種生物的養成,並且非常有興趣,畢竟這種像泡麵一樣把乾燥的卵泡到水里就會孵化水生生物的事情就像變魔術一樣,感覺像極了魔法世界的生物。而會有這個興趣主要還是小時候有養過海猴的飼育組,但也只養到無節幼體,還以為那些白白在水中跳躍的一點點小白點就是牠們的完全體,殊不知根本也就是只把卵孵出來而已,離養大根本差很遠,所以一直想再養這種東西。而一直沒有買是因為網路上大多是一套飼育組在賣的,但飼育組裡面實在有太多大叔手邊就已經有的東西,想到還要花錢買一堆自己已經有的東西就很懶,例如什麼1000c.c.長方盒啦、滴管啦、小湯匙啦。而且那時候也只稍微了解這些生物的生態,並沒有詳細調查過其他人的飼育紀錄。

  而就在去年秋季,大叔和朋友去北車地下街剛好經過格子趣,看見這東西有把東西拆開來自己搭配選買,看起來相當符合大叔不想買多餘東西的需求,還算是稍微有壓低了買一整個套裝的成本,因此就買了一管約60顆的卵、藻粉和白色底砂回家。

  原本以為這東西和蚌蝦差不多好養,覺得那時候向天池底砂沒孵出向天蝦是因為剛好沒撈到卵。結果養下去之後才發現.........靠夭啊!

  於是就有了接下來的故事。我把這個仙女蝦飼育的計畫名稱定為「Viviane」,該名字取自英國亞瑟王傳說中的湖中女士(又稱湖中女神或女妖)。

  之後將會陸續補上這段時間進行飼育實驗的過程。



  


留言

熱門文章